重慶網絡公司何為消費互聯網?何為產業互聯網?如果你不懂這兩個字眼的意思,那小編給你舉例說明,你就會明白。所謂消費互聯網,就以BAT三大巨頭企業為例,從搜索、電商、社交領域以消費為主線,滲透百姓生活的各個領域,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而產業互聯網以找鋼網,網庫集團等形成矩陣,他們以生產者為用戶,以生產活動為應用場景的互聯網應用。他們體現在互聯網對各產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改造。除了以上的區別還有哪些區別呢?
一、面對的群體不同
消費互聯網面對的是消費者個人,人人都是消費者,每個人都可說幾句。但產業互聯網更專業,必須是“產業+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場景應用”,它是以產業為基礎,從產業出發,而不是從互聯網出發;產業是基礎、產業的互聯網是技術手段、價值的實現是根本,如果只是搏眼球、講尖叫、最終不實現價值交付,一切都是白搭。
二、思維方式的不同
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有完全不同的實踐路徑與思維方式,消費互聯網講爆款、流量、體驗、唯快不破、鏈接節點較短、交易高頻次低價值;而產業互聯網講的是供應鏈的協同集成與優化、十分看重價值實現、需要一定的產業隱形知識的積累、講究地推、較長的價值鏈條的整合、低頻高值、決策難度大。
三、其他因素的區別
從推動因素來說,消費互聯網得以迅速發展是因為個人生活體驗借助互聯網得到了極大大提升,購物、閱讀、娛樂、出行等方面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而產業互聯網將會因為更高的生產、資源配置、交易效率而得到快速推進。
消費互聯網的特征是贏家通吃一家獨大,而產業互聯網的特征是細分領域比較垂直。從硬件環境來說,消費互聯網的普及是由個人電腦、智能終端、網絡連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動的,產業互聯網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傳感器、數據存儲和更快的數據分析能力所推動的。
不管是消費互聯網還是產業互聯網,都不應將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割裂,更不能為了突出后者就貶低前者。因為消費者是產業有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消費者需求定義了產業邊界。消費對應的概念應該是生產。消費側的改進方向在于提升消費體驗,生產側的改進方向在于提升生產效率,具體到一個考慮利用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的數字化戰略時,兩者通常會結合起來考慮。割裂就無法完整地把握本質,如果按照一些理解,消費互聯網致力于消費者的虛擬化,產業互聯網致力于企業的虛擬化,兩者并駕齊驅而終將此消彼長。
消費互聯網的紅利已過,產業互聯網的時代來臨
產業互聯網的機會的原因遠不止于此,正如網庫集團董事長王海波表示,產業互聯網時代,實體企業將會主導電商,而供應鏈電商是產業特性決定的,任何企業都要采購原材料,采購服務。因此,只要能做供應鏈電商,基本上實體企業就可以主導電子商務的應用。
消費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則是以“眼球經濟”為主,即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和有效信息的提供來獲得流量,從而通過流量變現的形式吸引投資商,最終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以消費者為服務中心,以提供個性娛樂為主要方式,雖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眼球,但由于其服務范圍的局限性,以及未觸動消費者本質生活,也易導致其迅速淹沒于互聯網發展的大浪中。然而,產業互聯網其魅力之一在于其相對于消費互聯網來說壁壘較高,不存在贏者通吃的局面,在特定領域里面深度經營可以修建較高的城墻,這就為諸如網庫集團單品供應鏈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在優勢產業資源地位、有企業用戶資源、具備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服務能力的企業帶來了機會。
由此可見,基于大數據、供應鏈、在線采購的產業互聯網新模式將促使實體企業升級,加速融入互聯網,從中獲得自己所需的利益,以保持行業競爭力。
產業互聯網的黃金時期正在到來,這將成為下一個風口。今后,不會再有互聯網企業,所有企業都將成為互聯網企業。